吉他岛六弦聊斋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223|回复: 1

那点声息,那点积累 [推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10-10 11: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那点声息,那点积累 -------------------------------------------------------------------------------- ● 庄永康   目前在美国攻读博士学位的本地年轻作曲家何仲实,曾在一次讲座上提到他在英国恩师那里领受的教益。他的一个老师是来自澳洲悉尼的蓝时丹(David Lumsdaine)教授,蓝氏的作曲理论最重要的就是这句话:“作曲即聆听(Composing is listening)”。   换句话说,作曲家除了基础技巧之外,作品流露出来的往往是生平所聆听到的乐声所给他的印象。甚至,作曲是这些音响印象的总和。因此,细心聆听,是作曲的窍门之一。   乐坛最喜欢引述的例子之一是奥地利作曲家马勒(1860-1911)的《第一交响曲》。马勒小时候家在军营附近,日夜听到的尽是节奏鲜明的声音和调子,比如步操声、进行曲、升旗降旗礼的奏乐等等。这是小马勒的音乐启蒙。   人们发现,马勒在他第一首交响曲的第三乐章中,用了简简单单的一阙儿歌“Are you sleeping? Are you sleeping? Brother John, Brother John?”(即我们华人小孩喜欢唱的《三只老虎》),就写成了绕梁三日的一支葬礼进行曲(funeral march)。各位若未听过,找张CD听听,自有体会。   本文无意谈论艰深难懂的艺术理论,只想以“作曲即聆听”这句警语,阐明环境学习的重要。环境的熏陶无论对创作者来说,或对于待人处世的品格塑造,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孟母三迁,就是这个道理。   最近,“新谣才子”梁文福饴我的一册词曲选集——《写一首歌给你》(附加CD),更印证了名家所说的“作曲即聆听”的启示。梁文福半生的词曲耕耘,那源源的歌声乐韵,岂不反映了一个新加坡粤籍华人孩子多年汲取下来的文化营养?   最有意思的是,梁文福自始至终并没有隐瞒自己听过什么东西,接受过怎样的“音乐教育”(以示自己的天才原创)。反而,他在许多本身的作品中纳入了早年所听所闻的片段,告诉他的听众,哦,他的思想泉源,他的灵感出典,原来如此!   襁褓时候听到的《麻雀仔担(啣)竹枝》,念书时的第一课“排排坐吃果果”,儿歌“新的棉花新的布,妈妈给我缝衣服”(《棉衣》),校园歌曲“太阳下山明早依旧爬上来”(《青春舞曲》)……,都成了梁文福遣词写歌的心灵激发。   同时影响了创作者梁文福的,还有被称为“香港第一个学士歌手”的许冠杰。连《浪子心声》中的一段口哨,也都飘进梁文福的歌中来了——而后者也坦承香港流行文化对新加坡影响至钜。梁文福的《阿Ben 阿Ben》,在歌曲结构和伴奏上也显然有许冠杰《日本娃娃》的影子。   当然,梁文福希望为新加坡留下许多原创歌曲的心愿,最后是超额地完成了。他的歌曲引起了广泛的共鸣,而且《细水长流》、《天冷就回来》、《太多太多》等篇,都是堪耐咀嚼的好歌,有流传久远的潜能。   读者或许问起,我不想写歌,那我听过的东西对我会有影响吗?事实上,所谓熏陶应该是潜移默化的。不知不觉中感受的吉光片羽,很有可能像轻沙碎石一样慢慢沉淀,关键的时刻会飘向你的脑海,冲击你的心田。   当你命途失意,面临绝望的时候,突然有罗文《小李飞刀》中的名句——“何必偏偏选中我?”来袭,破口而出,旋又释怀,是一点也不奇怪的。只不过,在人生的追求中有人从事文艺创作,有人以律师医生等专业为最高目的,业务路向不同而已。   有时,让人印象深刻的,却又不一定是由“正规教育”所教。笔者并非天生的古典音乐爱好者,早期听到许多古典音乐片段,要拜有线广播“丽的呼声”之赐。笔者记忆中,丽的呼声好像也没有所谓“古典音乐欣赏”之类的节目;在版税问题不大受注意的年代,这些音乐是丽的呼声“拿来”配制节目用的。   笔者孩提时候,老家的隔壁是间华人茶室。天蒙蒙亮,作为茶室闹钟的丽的呼声自然打开,飘来一阵幽怨无比的双簧管乐声。若干年后发现,那原来是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   再如当时尹芳玲等人演的粤语广播剧,开场主题曲是一段优美的钢琴演奏,后来发现,是鲁宾斯坦的《F调旋律》。紧张万分的话剧《风雨之夜》,咦,配乐的管风琴为什么奏得如此阴森骇人?原来,那是巴哈《帕迪塔》开头的乐句。   最妙的是俞明等人演的谐剧,那主题音乐好像是特为短剧的播出而作,轻快悠扬中又带有怪里怪气。其实这又是香港播音人的“拿来主义”,后来经过查证,那首乐曲原来是美国作曲家葛什温29岁时写的《一个美国人在巴黎》(An American in Paris)。   当然,长大后追究这些乐曲的“原貌”,也发现与早年的片面印象有所出入。它们再也不是广播剧主题曲、谐剧开场乐、粤语残片配乐了,而是堂堂正正,甚至包括三四个乐章之长的巨构。不过,且不论这些伟大作品做配乐当时是不是委曲了,在贫朴的少儿时代,这确实曾是笔者重要的文艺养分。说起来还得谢谢丽的呼声。
发表于 2004-10-10 22: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有道理。。。好文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吉他岛六弦聊斋 |人工智能

GMT+8, 2024-4-20 03:08 , Processed in 0.03205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