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岛六弦聊斋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645|回复: 2

[转载]我这样听巴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8-6 15: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 记得我刚开始听巴赫时,是因为觉得应该听巴赫而听巴赫:因为他在音乐史中的显赫地位。因为他是西方所有音乐家中最伟大的,也许还因为他本身就具有神秘感。刚开始听的是《布兰登堡协奏曲》和《乐队组曲》,听后明显有两种感觉:一是感觉巴赫离自己太远,难以找到那种感情上联系的纽带。第二种感觉与第一种有联系,觉得巴赫的音乐中缺少那种能挑起自己欣赏欲望的起伏线,好像是一种方式的不断重复:开头经过重复,又裂变,又重复。以欣赏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的方式去感觉巴赫,自然不可能感觉到巴赫。    接着我开始听《马太受难曲》,听的还是它在音乐史中的地位。在听熟了贝多芬的《庄严弥撒》、布拉姆斯的《德意志安魂曲》、威尔第的《安魂弥撒》、莫扎特的《安魂曲》之后,我感觉到《马太受难曲》很长,似乎在娓娓诉说那么一个故事,音乐在一个平静的面上不断滑来滑去,在上帝与尘世之间好像缺少那么一层关系,因此也就感觉缺少感情上的冲击力。    使我对巴赫真正产生兴趣的,是听卡萨尔斯演奏的巴赫大提琴组曲。第一次听卡萨尔斯拉出的巴赫,惊叹的是卡萨尔斯那种运弓的力度,似乎是琴在弓子下发出呻吟,又似乎是弓子吸干了琴的水分。大提琴作为-件充满男性气息的乐器,在卡萨尔斯手里充分显示出它的浑厚与宽广,巴赫也由此显示出了一种独特的魅力。同样的感觉,是听奎坎(Sigiswald Kuijken)演奏的巴赫小提琴独奏组曲。也是那种弓坚硬地擦弦,也是演奏使作品凸现出许多棱角。这种感觉使巴赫对我产生了特殊的吸引力,但并没有帮助我接近巴赫。现在回过头看,其实当时吸引我的还是演奏家所演绎出的巴赫的效果,而非巴赫本身。但这暗示了一个重要的结果,一般的欣赏者在进入音乐欣赏时,都会首先寻找效果,从效果中寻找感觉,再通过感觉走入作品。    应该说,真正帮助我打开巴赫神殿的钥匙,倒是可以称为巴赫作品中最深奥的《平均律钢琴曲集》。在巴赫的音乐中,最深奥的其实也是最简单的。平均律从音乐技巧本身内涵而言,可能非常高深,但从音型组织上来说,其实又非常单纯,从欣赏角度,听到的是一个个优美的乐句和它的变化。从这个意义上,它确实又是简单的;在简单之中,倒是一下子把许多东西凸现了出来。我刚开始听《平均律》,听的是里赫特演奏版。因为里赫特在演奏中加重了效果,构成了起伏线,也投入了相应的情感因素,所以无形中成为了我和巴赫之间的引桥。这种演绎虽然体现的不是巴赫的神髓,倒是给了巴赫一种也许是通俗的包装。里赫特在演奏中夸大了一些细微的、初听巴赫的人可能不易体会的变化,加深了层次与层次之间的印痕,使每一部分的快、慢、快,和每一具体部分里的变化都有一种富有魅力的推进性。从这种推进性中,使你来感觉里面的变化无穷。    我至今仍认为,《平均律》容易使人体会巴赫的变化无穷,而这种变化无穷就是体会巴赫的钥匙。从简单之中感觉到了变化的魅力,再来体会巴赫,就会感觉一切不平淡都在表面的平淡之中。而重复里面的不重复、单调里面的不单调,恰恰就是巴赫音乐越听越有味道的魅力所在。    从《平均律》到《戈德堡变奏曲》,再延伸到其它键盘作品;从键盘作品再延伸到重听大提琴组曲与小提琴独奏组曲;这时你再听《布兰登堡协奏曲》,就会感觉其与当时同类型为贵族社交而创作的大协奏曲很不一样的地方。你能听到那由丰富的变化作为基础的丰厚的和声,能听到器乐所表达出的不仅仅是华丽与华贵。    从《布兰登堡协奏曲》再回过头听《马太受难曲》,你才能真正感觉到那种别的作曲家无法比拟的结构的恢宏。而且其中的宗教感绝非是一种廉价的情感感动,而是真正渗透你骨髓的一种东西。它可能消解了表面的情感起伏。而真正的宗教感其实是一种特别温润而又平和的对上帝和对 世间万物的态度,绝不是那种极力要接近上帝的紧张。因为对于上帝就在他心中的巴赫来说,上帝其实并不在远远的、高踞于一切之上的天上,上帝就在身边。    2    我在欣赏巴赫时,把他的作品分成三个部分,我设想每一部分都是一个庄严、伟大的金字塔。    首先是键盘乐。在键盘乐部分,塔基是早期所创作的管风琴作品。这些作品大多追求华丽的效果,它们中许多是为教堂而作的众赞歌。其中完全是对上帝虔城的顶礼膜拜,是俯首在地对高高在上的威严的上帝的仰望。在这种仰望中,巴赫自己是一种生命力的能量淤积:好像无数要冲出 去的力被至高无上的主震慑在一个空间里,不断生长的热和覆盖于它之上的上帝多少有点冷的包容,构成一种没有冲突的纠缠。塔身中间往上部分,是在克滕时期创作的大部分作品,此时,两种力显然已互相交融与化解,原来的毕丽、甚至有些繁琐的装饰已经经过了舍弃,更倾向于一种自由的典雅。上升到这一部分,两种力的互相交融,产生完全是上帝之光照耀在生命之流上那种自然的温润,这生命之流在阳光下闪现出来的波纹,每一道都是那样的绚丽与多姿。键盘乐的塔尖部分,我以为是由《哥德堡变奏曲》、《赋格的艺术》和《平均律钢琴曲集》三部作品所构成。此时作品结构实际已成了巴赫自身形态的一种投影,巴赫自己站立在那儿,全身上下都焕发着上帝光辉。这些作品中似乎减去了许多东西又增加了许多东西,艺术的至高无上与上帝的至高无。上已成为密不可分的整体。三部作品中,在塔尖顶端的是《平均律》。    然后是器乐作品。巴赫的器乐创作,我把其在克膝时期创作的《布兰登堡协奏曲》和在莱比锡初期创作的《乐队组曲》看作塔基。这两套作品一般都是10件乐器的整体配合来体现和声效果。基本都追求亮丽的色彩效果。巴赫模拟了各种结构力量在乐器组合中的交织,在形式上大大超越了当时的大协奏曲类型。塔基以上的第二部分,我以为是克腾时期为小提琴等乐器而作的协奏曲:以-件乐器为中心来表现乐队的效果,使用维瓦尔第的协奏曲方式,而通过对这种方式的改写,超越了维瓦尔第的方式。值得注意的是,巴赫的改写是把那种炫技所体现的辉煌移位于和声的细腻编织,从外在的表达转向内的开掘,这也是巴赫的协奏曲比当时流行的协奏曲更有咀嚼魅力的原因。再往上的第三部分,我以为是克膝时期为两件或三件乐器而作的奏鸣曲,比如小提琴与大键琴、长笛与大键琴、提琴、长笛与小提琴。一方面,表现方法更趋向于内向,类似于沉思默想的开掘。另一方面通过本质的乐器表达的相互关系来寻找器乐表现方式。这些作品较之协奏曲,表现方式更为单纯,但对器乐表现范围的开掘却更为深透。再往上的第四部分,则是在莱比锡后期创作的从协奏曲(比如大键琴)到多声部卡农的创作。莱比锡时代的巴赫又迷恋于器乐的复杂。深奥的表达方式,这种复杂是纯技术型的、多声部的和声对位完全是对复杂的音乐本质的展示。这一部分的最高成就是《音乐的奉献》和晚期的卡农曲,但我认为它们并不是器乐作品的塔尖。在器乐金字塔塔尖的是为小提琴和大提琴独奏而作的两部组曲,因为在一件简单的弦乐器上(弦乐器的音域显然不如键盘乐器),巴赫以最简单的语码表达出了一个乐队最复杂、丰富的器乐内容。这两部作品比较,塔尖顶端的是为独奏小提琴而作的六首组曲。    再然后是声乐作品,巴赫为人声而作的纯宗教作品,一部分为早期、中朗创作的后期改写,但大部分都是在莱比锡为圣·托马斯教堂而作。我把组成这部分作品塔基的部分看成是那些为教堂合唱用的众赞歌与圣歌,这是巴赫宗教声乐作品中最简单的部分,是一种对上帝发自肺腑的吟诵 ,这些歌调基本不具备形式感。塔基往上的部分,是现在留存下来的200多部清唱剧,这些清唱剧为具体的每周礼拜仪式而作,具备短小的宗教叙述内容,这一部分其实构成了巴赫纯宗教声乐作品的主体。它们虽然都为即兴创作,但都构成了精致的结构,其精致在于音乐与歌词的融为一体,精致在于叙述方式中流畅的连接与转换。欣赏这些清唱剧,我偏向于把每一部都当成《平均律》召开样的前奏曲与赋格的结构来感受,其中的组织方式既浑然天成又足以使人回味无穷,而众多的一首小清唱剧组织成一个整体,实在令人叹为观止。再往上的部分自然是越来越宏大的结构:《圣母颂歌》——小弥撒曲——《复活节清唱剧》——《圣诞节清唱剧》——大弥撒(B 小调)——《约翰受难曲》——《马太受难1曲》。我倾向了以这种结构的递进来体验巴赫越来越壮丽的表达方式。在这种表达中,我们越来越清晰地感觉到上帝的灵魂与巴赫的灵魂重叠在一起的被叙说 ,这种重叠赋予一种至高无上的崇高。这部分的塔尖自然是《马太受难曲》,我体会,可能是从欣赏的角度,《B小调弥撒》的美更易于被接受,但《马太受难曲》那种境界,实在是《B小调弥撒》所无法比拟的。研究巴赫的专家认为,《B小调弥撤》中共存着新教的主观主义与天主教的客观主义,并把两老者机地结合在了一起。而我以为《马太受难曲》给我们的是一种“完成”的境界,正是这种“完成”的境界,使它以后的所有宗教作品都无法到达它所到达的位置。    从这三座金字塔的角度,我以为《平均律》、为独奏小提琴而作的六首组曲和《马太受难曲》构成了巴赫迷人的峰巅。    3    我平日听得最多的巴赫作品是:《平均律钢琴曲集》、大提琴,小提琴独奏组曲和一些小型清唱剧。《马太受难曲》与〈〈B小调弥撒》因为篇幅宏大,我欣赏这类作品又追求整体感受,不像听《平均律》与大提琴、小提琴组曲,可以只听一部分,所以只是阶段性地欣赏。这种欣赏兴趣,一方面也许因为自己的宗教感不够,另一方面也与喜欢认简单处体味丰富与复杂的趣味有关。我总以为,听巴赫的音乐,从越简单处体味丰富和复杂,就越有味道。也就是说,听巴赫的器乐曲,听乐队的不如听几件乐器的重奏,又不如听一件乐器的独奏。    我经常在早上起床之后,听几段《平均律》,《平均律》是所有巴赫作品中听得最多的。我觉得《平均律》,确实是高踞一切之上的,它不仅是巴赫音乐的巅峰,也是一切音乐的巅峰。《平均律》实实在在就是音乐的经典、音乐的“圣经”,它穷尽了各种各样的节奏与变化。正如莎士比亚的戏剧被称作是一切小说构思的源头,所有的故事构思都脱离不了莎士比亚戏剧的基本构思和它的变形。说得极端一点,我则以为,音乐中的一切,在《平均律》中都有了。因为音乐说到最根本,就是基本乐思和它的节奏、变化,《平均律》中探讨了一切节奏的表达方式,也呈现了各种类型的基本变化。从这个意义,以后的音乐,都可以看作是它的模仿、发展或改写。    我总觉得,是《平均律》的听不透,才使我越听越有味道。卡萨尔斯说,每天早上起来的第一件事是先弹两首平均律,这是他向上帝祈祷的特殊的方式。我等平庸之辈达不到这等境界。我总觉得早晨是最美好的,最美好的早晨听几段最美好的音乐,一天都有好心情。《平均律》能给人 所有音乐中最本质的那种美和感动。    在夜深入静时候,我有时经常选择听巴赫的一些小型清唱剧,音量放得很低。我自己以为,这种清唱剧常常能以那种崇高的温润帮我获得人在一天的疲劳之后,在夜晚所需要的那种夜的温柔。在低低的吟诵之中,似乎有一种温暖的东西会降临下来,它融化在弥漫的夜色之中,于是世间万物与人的心境也会变得更加平静与平和。    4    听巴赫的音乐,我以为需要抓住两个特点。    首先,从生命形态看,巴赫是一个虔诚的新教徒。巴赫家族是一个宗教气氛浓郁的家族,其家族成员,基本都是教会中的琴师或者地区执事。巴赫自己15岁就在圣·米夏埃尔教堂当歌手,18岁起任教堂管风琴师。其一生中,除克滕时期大约有六年时间为克滕亲王服务外,基本把所有精力都献给了教会。巴赫自己曾说过:“音乐是赞颂上帝的和谐的声音”,他声称,他的所有作品都是为上帝而创作的。这样,应该首先从宗教的角度来接近巴赫,即:    1.巴赫的作品,除克滕时代为克滕亲王创作的器乐作品外,都是为教会创作的,为教会的各种仪式所用的。    2.因为巴赫自己是一个虔城的教徒,所以即使他为宫廷创作的器乐曲,其和谐的境界也指向他的宗教性。    3.巴赫音乐中的宗教性,其实现在感染我们的并非是那些具体的宗教内容(比如康塔塔、众赞歌、圣歌的歌词等)。在音乐作品中,其具体内容(比如歌词)经过了音乐形式表达的中介,我们欣赏的其实已不再是内容,而是具体内容经音乐的形式转换成的那种上升于具体内容之上的音乐语汇和它所展示的境界。在中介之中,歌词这样的实际内容其实也变成了音乐本身。在欣赏音乐中,重要的是通过音乐语汇来感受境界,这就是使你的灵魂净化、升华的元素。音乐形式与作曲家的情感方式共同组成着境界,而某一作品的具体内容只不过是它的创作背景。这样,如果停留在听内容的基础上,你很可能听的是文学或者别的什么,而并非是音乐。    其次,从音乐本身层面看,巴赫是一位复调音乐的大师,他在他以前的大师所开创的音乐表达方式的基础上,极尽了丰富与简化两方面的努力。他最丰富地发展了复调的对位、变化等因素,使复调音乐“听不透”(组成复杂的层次秩序,令人在无穷变化中感觉欣赏的无限),又简化了 乐句本身和乐句的表达,简化了乐句与乐句之间的结构。这种简单中的丰富、丰富中的简单建立在极高超的技巧基础之上。从这种意义上说,巴赫又是高度技巧性的,所以要听他的技术本身的魅力。而要听出技术本身的魅力,需要了解有关复调音乐的基本要素。    5    我以为,在巴赫的音乐中,除其中的宗教因素外,不应从音乐外部过多地追索其作品的意义。在巴赫的年代,音乐一方面为宗教服务,另一方面为贵族服务,音乐往往是一种服务的形式。在巴赫的音乐中,即使有标题,也往往并不是具体内容的承载。所以,欣赏巴赫的音乐,不应像欣赏贝多芬那样,去努力寻找作曲时的个人景况与实际的创作内容;也不应像欣赏莫扎特那样,去努力寻找音乐中的灵感与情绪的交织。巴赫作品的魅力,除了他对上帝的那一份虔诚,就是对音乐构成本身的追求。巴赫作品的真正魅力,往往一在于其对节奏的处理,二在于其乐句在对位循环处理中的变化,三就在点、线、线条与线条间位置、变化之中建立起来的结构。    这是音乐本身的魅力,比如《哥德堡变奏曲》,它的内容就是那一段音乐素材和它30种变奏里体现的无穷无尽。欣赏这样的作品,你听的是它怎样变与怎样不变,或者进一步是怎样变中不变和怎样不变中变,这样的欣赏本身能感受到那样的线条交织与变化多端。 但俄罗斯钢琴家加夫里洛夫,却把这30种变奏阐释成人生的各种各样具体的生活方式的展示,以一种情感方式来阐释完全抽象化的音乐本身。这种具体的规定无异使本来有无穷变化的音乐变成规定的产物,使欣赏变得简单化。不过,如把这种阐释方式与古尔德的阐释方式作一比较(加夫里洛夫的演绎74分钟,而古尔德的却只有47分钟),倒也饶有趣味。    6    听巴赫的音乐,总有一个由浅入深,越来越深入理解和体味的过程。一开始听音乐,一般都会寻找好听的角度。巴赫音乐中最优美的是两首小提琴协奏曲、一首为双小提琴而作的协奏曲和小提琴、大键琴的奏鸣曲。这些作品比较容易进入境界,可视为巴赫音乐中的通俗作品。结构基本是当时流行的快一慢一快的三段体,快和慢都是基本乐思、基本音乐素材的不同表现手法。快和慢是为完成对比,而在快慢对比中,其实也是快中有慢,慢中有快。从这些较通俗的作品中,应该体味节奏——线条的长短在其中对比和变化的味道。    掌握巴赫音乐的基本特点后,可以进入听结构的阶段。这时可以选择听一些像《意大利协奏曲》、《六首组曲》这样的键盘乐。可以先选择最体现巴赫的结构魅力的《哥德堡变奏曲》,这部作品本身是以一首简单的萨拉班德舞曲为主题所作的30段变奏,最后又回到主题。在这些变奏中,巴赫探讨了各种各样变化的可能性。所谓结构,就是这多种多样、琳琅满目的变化和在变化中建立起来的秩序感。这种秩序就是美和和谐。    体味到了节奏、变化和谐调变化而诞生的秩序,就能够迈进巴赫创造的艺术殿堂了。这时你再听《平均律》、为小提琴独奏而作的六首组曲这样的顶尖作品,就会感觉每一个在大结构中的细部都严丝合缝,异常精美,而所有的节奏变化与对位配合都浑然天成,绝无刻凿之感。这是一种精致中的自然、自然中的精致。    这时你再听那些为人声而作的纯宗教作品,就不会再拘泥于具体的宗教内容,你会感觉它是一座神圣的殿堂,这个殿堂整个儿被崇高的光辉照耀着。    7   巴赫的音乐是本质的音乐,也是本质的宗教。本的音乐从抽象性角度,令人感觉似数学公式与它的演绎。   巴赫的音乐深不可测。我们欣赏他,只能从不同的方面来感受他的一部分魅力而已。
发表于 2004-8-6 16: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赏乐佳文,应加为精华!!
发表于 2004-8-6 17: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佳文!! 全面涵盖巴赫的重要作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吉他岛六弦聊斋 |人工智能

GMT+8, 2024-5-8 09:43 , Processed in 0.06799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