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岛六弦聊斋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944|回复: 6

柴科夫斯基《1812序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8-11 09: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ebubu.cn:8010/resource/music/YGYYZP/QYQ/GXY/1812xq.mp3 一八一二序曲(作品49) 1880年春,柴可夫斯基应音乐家鲁宾斯坦之约,专为莫斯科艺术及工业博览会 开幕式创作了这首序曲。演出后,听众暴发出雷鸣般的掌声。伟大文学家高尔基高度评价说,这是“深刻 的人民性的音乐”,“它用一种新的东西捉住了你,把你高举于时代之上”。作品是以俄国人民反抗拿破化 侵略,取得决定性胜利的1812年的历史事件为题材,结构是奏鸣曲式。要相当长的前奏里,先用缓慢辽 阔、音响丰富的赞歌般的音乐,表现俄罗斯人民和平安详的生活。然后,出现情绪惊慌不安的旋律,预 示灾难即将降临;随着音乐的发展,使人感到战火在蔓延,俄国人民为此而激怒起来。前奏的后部分, 出现了富有号召性的曲调:呈示部以风驰电掣般的旋律以及鲜明的强音和切分音描写战争场面,甚至还可 听到刀剑的碰击声和马蹄声。曲中出现了法国国歌,《马赛曲》的片断,以此提示入侵的法军形象。随 后奏出开朗的俄罗斯风格的主题:对自己祖国的热爱和思念。接着出现俄罗斯民歌风的幽默而热情的主 题:反映俄罗斯人民自信、乐观的精神面貌。发展部则进一步描绘了战斗的场面及高潮。继而再现部重 现了呈示部的主题。最后,乐队造成一种声势浩大的音响,压倒入侵法军的主题,表现俄军取得了最后 胜利。长大的结尾,呈现出胜利后全民欢庆的热烈场面。这里引用了帝俄时的国歌前半部的主题。十月 革命演奏此曲时,改用了格林卡的歌剧《伊万·苏萨宁》中的《光荣颂》的曲调。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8-13 12:04:19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4-8-13 12: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阿什肯那基指挥的柴可夫斯基《1812序曲》(加农炮和大钟版本) 指挥:Vladimir Ashkenazy 演奏:圣彼得堡爱乐乐团 [mp=500,70]http://www.xuanet.net/hear/classical/feben/1812.mp3[/mp]
 楼主| 发表于 2004-8-13 12: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柴可夫斯基 Pyotr IIyich Tchaikovsky(1840-1893) 彼得·伊里奇·柴科夫斯基是十九世纪俄国最伟大的作曲家,也是最早获得广泛世界声誉的俄罗斯作曲家,在俄罗斯文化史和世界音乐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1840年5月7日,柴科夫斯基出生在沃特金斯克的一个矿山工程师的家庭里。他的童年时代就是在这个边远的乌拉尔山区度过的。柴科夫斯基幼年时就对音乐十分敏感和喜爱,当地流传的许多优美的民歌、渔歌给他留下了最初的音乐记忆。他的母亲是一位音乐爱好者,经常为他唱一些古老的俄罗斯民歌、浪漫曲和当时的一些流行歌曲。柴科夫斯基从母亲那里得到了最初的音乐启蒙教育,而音乐也开始在他那幼小的心灵深处逐渐孕育和萌芽,并开始接触一些欧洲著名作曲家的作品。 1850年,十岁的柴科夫斯基进入彼得堡的法律学校学习法律。虽然如此,他对音乐的热爱却有增无减。他常利用课余时间努力学习钢琴、参加合唱,热心于各种音乐活动。1859年,十九岁的柴科夫斯基从法律学校毕业,到当地司法部门当了一名小官吏。这时,他再也按捺不住献身音乐的愿望,于是进入彼得堡音乐学院,业余学习作曲理论。1863年5月,他终于辞去了官职,毅然投身于音乐艺术道路。1865年,柴科夫斯基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彼得堡音乐学院,并应尼古拉·鲁宾斯坦邀请担任了莫斯科音乐学院的作曲教授。? 柴科夫斯基是一位有着巨大创造力的作曲家,他的音乐风格独树一帜。他的音乐旋律优美感人,有时催人潸然泪下,有时又令人热精洋溢,但他的作品中总带有一种孤独压抑感。在他的音乐中,处处充溢着深沉悠远、壮美动听的俄罗斯民歌的旋律。? 柴科夫斯基的作品很多,内容和体裁也十分广泛。其中,最著名的有歌剧《叶甫根尼·奥涅金》、《黑桃皇后》,舞剧《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还有《第四交响曲》、《第五交响曲》、《第六(悲怆)交响曲》、《第一钢琴协奏曲》、《小提琴协奏曲》、《意大利随想曲》等等。 1893年11月6日,这位为世界音乐艺术作出巨大贡献的作曲家在彼得堡逝世,终年仅五十三岁。 20048131262226475.gif 作品历史背景   一八一二年序曲完成于1880年10月,是尼古拉·鲁宾斯坦委托柴科夫斯基为莫斯科艺术工业博览会创作的作品,也是柴科夫斯基最受人们欢迎的作品之一。作品于1882年8月8日首次演出时,就受到了听众极其热烈的欢迎。音乐中所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思想,加上乐队宏大的气势及乐曲末段的钟、鼓和排炮齐鸣的热烈气氛,使当时的听众非常兴奋,演出获得了极大的成功。演出中动用了超大规模的乐队,并在结尾处加了一个军乐队,还动用了大炮。这部序曲能为柴科夫斯基赢得声誊并被推为他的代表作品,是作者没有预料到的。序曲《一八一二年》的历史内容是:法国拿破仑于一八一二年调动了上万大军侵入俄国境内,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才逼近莫斯科。俄军司令库图佐夫采取坚壁清野的战略,下令放弃莫斯科,三十万居民百分之九十撤出莫斯科。农民们纷纷加入游击队,烧掉了粮食,使拿破仑的侵略军在冰天雪地里饿着肚子作战。拿破仑的军队由于经不起俄军的反攻和游击队的袭击,结果惨遭失败,拿破仑绕道德境才逃回法国。俄国人民以骄傲的心情读着库图佐夫的对军队的文告:“勇敢和胜利的军队!你们终于站在帝国主义的边疆了。你们每一个人都是祖国的救星,俄罗斯用这个名字来欢迎你们,你们在这次迅速进军中建立起来的不平凡的功绩,使全国人民都感到惊奇,并带来了我们永远的光荣。” 这是一首管弦乐,用来描写拿破仑於1812年,率领六十万大军进攻莫斯科时,被俄罗斯狙击及大雪中,饥寒交迫而导致全军覆没的故事。柴可夫斯基在乐曲中采用了一个主题那便是法国国歌《马赛曲》。此曲俱有强烈的爱国音乐的色彩,但是受欢迎的程度远超出柴可夫斯基的想像。 此曲大约可分为三个部分。刚开始是基督教的圣歌“上帝佑吾黎民”。随着乐器的加入,音量的增加,你可以体会到拿破仑大军的入侵。 第二主题是,当速度转为行板,军鼓的击声中,俄军的援军到了。不久就变为快板你可以发觉战争越发迫在眉睫...法国军队出场。法国号开始吹奏“马赛曲”。你会听到“马赛曲”的音乐充满了四周,代表法军占近优势。接下来的主题是俄罗斯的民谣....第五主题由钢琴先来演奏,这意味的是莫斯科市民“揭竿起义”,一起对抗法军。调子又转回c大调..法军蜂拥进入莫斯科,引起大战俄罗斯的音乐和马赛曲混合在一起,最后法军终於在饥寒交迫溃散。 最後速度又回到largo,第一主题又再现木管和铜管音乐一加入演奏,宣告胜利的铃声嘹亮想起,曲子更为雄伟,再转为快板,俄罗斯的国歌高升唱出,并加入战胜的炮声而结束全曲。 音响迷通常在选音响也会挑张录音好的1812去选购,看看炮声是否雄厚,铃声是否响亮。
发表于 2004-8-13 19: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一个...支持图蓝朵....
发表于 2004-8-14 12: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强烈支持!尤其是最后对曲子分部进行介绍,可以让人对曲子的理解有一定的方向。
发表于 2004-8-15 15: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嗬嗬,老柴在此曲中丑化了法国国歌,不知法国人听了作何感想!
发表于 2004-8-15 16: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音乐课上有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吉他岛六弦聊斋 |人工智能

GMT+8, 2024-5-5 04:38 , Processed in 0.06007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